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司法厅就《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 在绿色生产章节中提出,省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支持低(零)碳园区(工厂)建设,制定建设规范、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碳汇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浙江省具有较大面积的森林和农田,而森林的单位面积碳汇能力最强,因此森林的碳汇量最大,约占碳汇总量的53.98%,其次为农田,约占碳汇总量的42.71%,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是省内生态碳汇的主要贡献者,其他生态系统碳汇量较少,灌丛和草地的碳汇量分别约占碳汇
日前,浙江省经信厅发布《浙江省推动新能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实施意见指出:力争到2025年,储能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储能电池产能达到100GWh;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 推进“光伏+储能+虚拟电厂”三位一体综合示范项目,推广多元储能系统,发展“新能源+共享储能
浙江省印发推动新能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到2025年,形成年产150GW光伏电池及组件、5GW风电整机及零部件、100GWh储能电池、5000套以上氢燃料电池装备的生产制造能力,全省规模以上新能源制造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
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和浙江省建设厅日前联合发布的《浙江省加氢站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因地制宜改造提升现有加油(气)站、综合供能服务站,完善加氢配套储运设施和服务能力,基本形成以工业副产氢为主,电解水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为补充的氢源保障体系和服务当地、兼顾过境、衔接顺畅、
浙江发布加氢站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市域、城区100公里辐射半径的加氢网络,建设加氢站50座以上、日加氢能力35.5吨以上
8月16日,从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新闻发布会获悉,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到2025年,浙江全省将累计建成充电桩230万个以上、乡村不少于90万个,其中建成公共充电桩12万个、乡村不少于2万个,满足40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100万辆以上,建成新能源汽
大力发展海洋“蓝碳”,有序发展浅海贝藻养殖。加强自然湿地修复和综合整治。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促进农业固碳增效。完善城市绿色系统,科学合理布局城市生态廊道和生态缓冲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督评估。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
近三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多次提及虚拟电厂,并推动开展示范项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明确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完善虚拟电厂标准体系和数字化技术标准
继2月28日全国首单蓝碳拍卖交易在象山黄避岙乡落槌后,近日,宁波“蓝碳”经济又迎来一大创举——全国首单“蓝碳”浒苔保险项目落地象山:人保财险宁波象山支公司,为象山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浒苔养殖碳汇量提供风险保障。
低碳体验行、移峰填谷系统上线、“丽水市节能宣传小达人”评选活动、新能源发展和应用推介会……7月10日上午,2023年浙江省节能宣传月启动仪式云发布会在杭州低碳科技馆举行。7月10日至8月9日的节能宣传月期间,浙江省将采用省市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1+11”系列活动,陆续开展“绿能+能效
近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龙湾农商银行发布“双保·外贸区块链秒贷”信贷产品。该产品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根据企业的出口收汇数据等综合信息进行评估,最高能够核定500万元的授信额度,并结合温州市融资担保公司对龙湾外贸企业绿色担保通道,可降低企业获取贷款授信的难度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