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市监局、浙江绿色认证联盟为绍兴市15家纺织企业颁发首批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为纺织企业颁发“碳标签”。
5月31日,浙江全省4596家重点用能企业全部完成年度碳排放预算核定。浙江省能源局利用“节能降碳e本账”碳排放预算化管理平台,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制定并实施用能预算。自2024年起,平台新增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专区,以碳排放总量为核心,建立四级碳排放预算分级管理机制,并综合四大指标(用能预算、化
近日,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牵头编制的全国首个生活垃圾分类居民碳账户地方标准《生活垃圾分类居民碳账户应用规范》(DB33/T 1379—2024)正式实施。 该标准基于城镇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投放模式与统收模式,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居民生活垃圾四种分类(易腐垃圾、其他垃圾
参与绿电交易的市场主体范围按浙发改能源〔2023〕311号执行。省内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能发电项目可通过聚合形式参与绿电交易。具有绿色电力消费及认证需求、愿意为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付费的电力用户可自愿参与绿电交易,其中零售用户须通过已有零售合同关系的售电公司参与绿电交易。
5月29日下午,嘉兴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项目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签约仪式在嘉兴市南湖区举行。据悉,本次交易由嘉兴市某公司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成功竞拍嘉兴中低运量轨道交通项目1688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减排量产生的收益将普惠至用户。这是全省首宗通过购买碳普惠核证
凝练推广“人人一千克”、“我为亚运种棵树”、“绿色办公十条”、“人人绿色公益三小时”、“人人一千瓦”、低碳村规民约等模式,以垃圾分类、绿色出行、植树绿化、光伏利用、餐饮节约、塑料污染治理等为主题,打造“人人+”低碳系列行动
杭州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实施方案。其中提出,积极打造绿色低碳公共交易平台。研究制定碳期货交易所建设实施方案,争取在2025年前获国家批准发布。加快建设杭州市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开发构建线上交易平台,完善成果转化垂直应用大模型,鼓励各区、县(市)建设分中心,形成市区两
近日,浙江省强制性地方标准《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33/ 1384—2024)(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等3家科研院所共同起草,于2024年5月15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2024年10
4月2日,我国首个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碳减排项目在浙江杭州落地,项目预估每年可实现碳减排量超过3万吨。据介绍,该项目是通过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获得再生资源,从而形成相应的碳减排量,再由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购买,以抵消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该项目预估每年可实现碳减排量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市委和市政府关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示精神,确保完成全市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年度目标任务,浙江省金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研究制定了《金华市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2024年工作要点》。
近日,浙江省象山县检察院依托宁波、厦门两地产权交易中心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共建的蓝碳生态碳账户。蓝碳是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当天,在象山县检察院办理的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当事人自愿认购海洋碳
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考核,强化监督考核结果应用,对工作突出的乡镇、部门和个人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乡镇和部门依规依法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