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日报电子版报道,湖州市通过建立企业“碳账户”系统,已为全市2万家企业完成碳排放数据精准“画像”。该系统通过整合能源消耗、生产流程等数据,动态监测企业碳排放量,为企业提供减排评估与优化建议。此举是湖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助力企业明晰碳足迹,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目前
近日,首个中国绿证价格指数产品——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卖方报价(以下简称“绿证报价”)在浙江舟山正式发布。 绿证报价由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与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发布,这是双方在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双方通过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联合浙江省委金融办、浙江金融监管局、浙江证监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浙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20项重点举措促进绿色发展。 《通知》提出绿色金融发展目标,力争2025年全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4.2万亿元,20
3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提出加快建立以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为重点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明确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2025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光伏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抽水蓄能装机
3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提出加快建立以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等为重点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力争全省碳排放强度降低4.48%以上,为“十五五”高质量完成碳达峰目标奠定基础。工作要点涵盖建立健全碳排放双控制度、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强化“双碳”工作载
太保产险联合浙江大学推出湿地碳汇价值保险,针对德清下渚湖湿地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的碳汇损失提供保障,保费由政府补贴80%,首创"碳汇+保险"生态补偿模式。
2025-2027年每年遴选10家零碳(近零碳)工厂,支持绿色技改和数字化管理,提供资金奖励和绿色金融扶持,目标打造低碳制造标杆。
为加快构建我省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举措
近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消息称,2024年浙江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电量109.60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40.7%;累计成交绿证5336万张,折合电量533.6亿千瓦时。聚合式交易电量超23.03亿千瓦时,占省内绿电交易的22.18%。 2024年,浙江累计组织绿电交易31场,参与绿电交易用户超2万家,消费绿电的用户涉及汽
新华社1月7日报道,2024年浙江绿电交易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达112.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56%,绿电市场交易增长迅速,进一步满足全社会对绿色用能的需求。 近年来,浙江新能源装机发展迅速,为解决分布式光伏等电源参与常规市场化交易难度较大的问题,浙江推出“分布式绿电聚合交易”模式,分布